弗曼克(Formanek)於1991年發表的〈為何收藏:收藏者揭示其收藏動機〉(Why they collect: Collectors reveal theirmotivations)一文當中,提出收藏者因其自我表現與社交性,會藉著收藏行為與其他有相同嗜好的人結合成一個社會體系。或許就是基於這樣一個心理,從十五世紀中葉開始,藏書票藝術經過了四百多年的能量累積,終於在十九世紀末開始之後的約一百年間,藏書票藝術的愛好者紛紛自動聚集,許多國家接連出現了民間自組的全國性藏書票協會。
1891年是藏書票藝術轉變的重要年份,因為「德國藏書票協會」(Deutsche Exlibris Gesellschaft)與「英國藏書票協會」(Ex-Libris Society)均於當年正式成立,「英國藏書票協會」雖是由一群藏書票收集者所創立,但是有完整的組織章程。「英國藏書票協會」對藏書票藝術的最大貢獻,在於其每月出版的《藏書票協會月刊》(Journal of the Ex-Libris Society),免費寄送給所有入會會員,為未來將成立的眾多藏書票協會樹立了良好的典範,更重要的是為當時藏書票藝術的發展軌跡留下了文本資料。可惜的是,由於會員人數的下降和協會資金的不足,「英國藏書票協會」於1908年突然解散。
在西元1890年代至1990年代這一百年之間,藏書票藝術最大的發展就是各國的藏書票協會紛紛成立,除了上述的「英國藏書票協會」與「德國藏書票協會」於1891年創立之後,「法國藏書票協會」亦於1893年成立,並於1894年的1月份開始出版會刊。接連著如雨後春筍般,「美國藏書票協會」於1896年成立、「西班牙藏書票協會」於1902年成立、「澳洲藏書票協會」在1903年成立、「荷蘭藏書票協會」在1932年成立、「瑞典藏書票協會」於1934年成立、「丹麥藏書票協會」於1941年成立、「義大利藏書票協會」於1945年成立、「芬蘭藏書票協會」於1966年成立。
許多目前仍在運作的全國性協會,多是曾經經歷解散、並於1945年之後再行重新建立的,這情況應該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的結束與景氣復甦有相當大的關係,例如「法國藏書票協會」於1945年再建、「德國藏書票協會」於1947年再建、「西班牙藏書票協會」於1950年再建(今日運作之協會於1989年再建),而全球最早成立的「英國藏書票協會」,亦於1972年再次重新成立。
亞洲的藏書票藝術在二十世紀才開始正式發展,這當中又以日本的藏書票發展的最早,且影響了台灣與中國的藏書票藝術。日本文化廣受中國文化影響,而中國使用藏書章的習慣自然也早就被日本人所採用,日本藏書票大師齋藤昌三在《藏書票的話》書中提出,日本在寶曆年間(1704-1763)的佛經當中,即有藏書票的使用,在前述提及一枚明治五年(1872年)「文部省創立」的藏書票,至少可以斷定十九世紀末期,日本已經有使用藏書票之例,且形式是由西方所引進。
從二十世紀開始,日本藏書票的能量快速匯集,例如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當時奧地利藝術家埃米路.握路利古在《明星》雜誌上,就曾經發表了藏書票相關文章,正式向日本讀者介紹藏書票藝術,而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藝術家橋口五葉,就在幫夏目漱石的《貓》和《漾虛集》創作插畫時,在書中的扉頁描繪出藏書票圖案。齋藤昌三與豐重未鳴於大正十一年(1922年)成立「日本藏票會」,並於同年在東京舉辦第一次的藏書票會議。昭和十八年(1943年),志茂太郎發起了「日本書票協會」的成立,該協會運作至今,在亞洲是相當活躍的藏書票協會,目前會員的常年會費一萬兩千円,會員不僅能免費得到一年發行兩次的「日本書票協會通信」,每年還能得到十二個月份的原作「愛書票曆」。
中國一向以藏書章的使用為愛書宣示主權,這自然會影響藏書票藝術在中國的發展,著名中國版畫藝術家李樺(1907-1995),於1934年在廣州成立了「現代版画会」,對中國在新興木刻運動上盡心盡力,以其精湛的版畫技藝自行設計與創作許多藏書票,與藏書票收藏家葉靈鳳(1905-1975),對中國藏書票藝術的創作與推廣上貢獻極大。時至1984年,中國民間於北京成立了「中國版畫藏書票研究會」(後更名為「藏書票研究會」),並於1987年加入「世界藏書票聯盟」。
藏書票藝術在中國的推展,自然會影響到香港與澳門,兩地分別於1985年和1988年舉辦過「藏書票展覽」,余元康、許晴野、陳法興、許朝英、熊美儀、熊愛儀以及鄭大戈等七位香港籍藏書票愛好者於1989年12月共同成立了「香港藏書票協會」,往後與台灣的藏書票藝術界有許多交流。
台灣在藏書票藝術組織方面,呂石明在1994年7月22日正式成立「台灣藏書票俱樂部」,並於1996年4月開始出版第一集的《藏書票》會刊。而台灣全國性的組織則成立於2000年8月1日,「台灣藏書票協會」於台北縣三重市五華國小正式成立,該協會在2002年8月31日正式得到「國際藏書票聯盟」的核准,以「The Taiwan Exlibris Association」之名正式加入「國際藏書票聯盟」。
目前國際間最重要的藏書票藝術聯繫管道,即是「國際藏書票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Ex-libris Societies,簡稱FISAE),是於1953年8月7日至9日,義大利藏書票收藏家(Gianni Mantero, 1897-1985)的朋友,一同相約於奧地利的庫夫斯坦(Kufstein)會面,共有來自七個國家約六十位的藏書票愛好者前往參加,進行藏書票藝術相關訊息的交流。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參與會議的人數越來越多,再加上其舉辦的地點更換於歐洲各國間,已具有國際性質,由1958年於西班牙的巴賽隆納(Barcelona)舉行的會議中,約有150位來自12個歐洲國的參加者。
目前「國際藏書票聯盟」最重要的活動,即是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大會,為全球藏書票協會與愛好者提供了最直接的溝通管道,於世界大會舉辦時不但可讓各國的藏書票愛好者進行面對面的書票交換活動,更是個最方便將國內藏書票展覽與競賽訊息散佈的場所。目前聯盟只接受具有全國性的藏書票協會加入,以2010年聯盟於官方網站公佈的最新會員名單當中,可見到共有三十九個全國性藏書票協會參加。